查看原文
其他

《交往在云端》:董晨宇老师新译帮你梳理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荐书

伯昏无人 胡师姐新传考研清北专列 2023-06-25



扫码加入21新传考研群


本期推荐


豆瓣评分:8.3
上架时间:2020年1月
优点:十分应景,理论脉络清晰
缺点:文风平淡,略显枯燥


自2020年1月以来的疫情,让全世界的人都更深拖入了由互联网技术构造的“中介化空间”之中,我们也由此深刻地体验了由此带来的情感变动,既惊奇,又焦虑。


当然,如果你有一个异地恋的男/女友,可能这种体验更加五味杂陈。


但是作为一个新传考研人,在体验物理空间被大幅压缩的同时,数字交往的触角却遍及各处的“赛博生活”(比如坐在家里找各个老师的线上讲座听)后,我们应当做出学理上的思考:人际关系在数字媒体介入之后,到底发生了何种变化?


我相信这也是一个在疫情期间所有新闻传播界的学者都热衷于思考的问题,因此它很可能以各种方式出现在考卷上。


《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一书的出版可谓“雪中送炭”,在最为“闭塞”的一月,将关于“社交媒体”和“社会化传播”的相关议题及学术讨论清晰的梳理了出来。


更值得称道的是,该书还是由人大的学术新秀董晨宇老师领衔翻译,质量上乘,语句流畅。在译者序的文尾,董老师写到:“一本译著最大的受益者,往往是译者本人。”


这本让董老师都收益颇多的书,应该加入到你的阅读书单。


1

  作者简介


南希·拜厄姆(Nancy K.Baym)


本书作者南希·拜厄姆(Nancy K.Baym)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学者,曾任美国堪萨斯大学传播学教授,现任微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是社会传播、新媒体和粉丝文化。

她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互联网,2000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这本书通过民族志的方法,研究了肥皂剧的网络社区,驳斥了“互联网的一切都是新的”这一观点,认为这种人际链接的基本动力在互联网之前就已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南希·拜厄姆现在关于粉丝的研究多聚集于音乐方面,因为她本身就是“小粉丝”,在她的书中经常能看到她有趣的追星故事。


2

  本书结构

《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并不厚重,作者按照讨论的问题将其分为了六章。贴心的作者还在第一章写了一小节的“本书规划”,将每一章讨论的内容清晰明白的告诉了读者。

目录
 第一章《新型人际关系》讨论了新媒体,介绍了七个关于数字媒体的重要概念。 第二章《理解新媒体》整理了关于社会与技术的关系这一传统议题中的主要学术讨论和观点。➤ 第三章《数字空间中的传播》更多地聚焦于传播内容上,研究在数字时代人际关系交流中,内容如何发生了变化。➤ 第四章《社区与网络》拓展了研究的方面,将个人放置在了社区中进行了考察。➤ 第五章《新关系,新自我》和第六章《日常交往中的数字媒体》直接指向了本书的副标题——《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讨论人们在数字媒体的中介环境下,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又怎样对这样的关系进行维护。

(图片来源:豆瓣网)


作者使用了一个宏大的开篇,借用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著名的《从莎草纸到互联网:数字媒体2000年》,构造了一幅极其漫长的社交媒体的图景。


随后,她提出了她一贯的观点:在新媒体时代出现后的现象,以及相关的担忧,在电子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数字媒体时代早晚会过去,那么我们研究的关注点就不应该放在数字媒体本身,而是在它的具体功能和影响。


➤ 关于技术的七个关键概念


在第一部分,作者就讲了七个主要的关键概念,通过这七个概念来进行线上和线下关系的探讨,并通过这七个技术提供的功能概念来奠定后面讨论的基础。这七个概念分别是:
❶ 交互性(interactivity)
 时间结构(temporal structure)(同步传播还是异步传播)
 社交线索(social cues)
 存储(storage
 可复制性(replicability
 可及性(reach)
 移动性(mobility)

从这七个功能出发,不同时代、不同的媒体提供了不同的可供性。拜厄姆也就是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开始分析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交往的基本动力已经准备完成。


不管是这七个概念,还是技术可供性,都是关于媒介技术考察的重点。


 关于技术-社会关系的四种观点


有了这七个概念,或者说指标之后,作者将对于技术和社会关系这一议题的四种观点进行了梳理,主要是:

❶ 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其中包括乌托邦和反乌托邦)

❷ 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❸ 社会形成论(social shaping perspective)

❹ 技术驯化(domestication)


随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偏向于社会形成论和技术驯化。她觉得,如果我们要联系技术和社会,就必须要了解技术的特点,也要了解围绕技术产生的,影响技术发展的实践,并且也要了解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当然,不论作者持何种观点,作为考研学子,在技术和社会的框架内,对这四种观点的认识应当作为基础掌握。


在理论的讨论基础被奠定之后,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分就做出了清晰的展开:先提出一个问题,或指出一种现象,然后通过一些研究结论和数据来进行分析。其中主要是对技术决定论的批驳,并且多多少少的展露出来一些对于技术乐观的色彩。


(图片来源:豆瓣网)



3

  反思与认识


之所以将本书称为关于“社交媒体”和“社会化媒体”领域的指南针,是因为它的内容像是在这两个领域内的文献综述。


在微观的层面内,在不厚的一本书里,基本上将数字时代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展示。


因此,对于考研的学子来说,这本书基本上指明了在这一范围内的所有路径,虽然它不一定直接给出了解答,但是已经将“地图”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作者自己的立场和角度。作为一个社会形成论者,作者认为技术可以作为一个契机,使得我们对于自己的社会规范进行反思。不仅要认识到技术的可供性可能将社会引导向某个方向,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类在社会的技术实践中,对于技术的使用、发展和结果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作者的一部分精力长期深耕在粉丝文化方面。因此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她剥离了数字媒体的概念,探讨在这一背景下人际关系的变化。结果更多是围绕人在现代环境下如何使用技术延续在生活中的实践。在这样的视角下,它可能缺少了对于“媒介化”因素的考察。


📔📔📔


关于社交媒体的问题,这本书会给新传学子一个很好的指引和参考。当然,关于此有什么问题和讨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小编 | 习习
责编 | 北北

 推荐阅读 

1. 后真相时代,得看这本《后真相时代》| 荐书
2. 一个很可能出的新考点:记者发朋友圈发微博违规吗?
3. 六月啃哪本书?当然是吴靖最新译作《网络效应》!| 北大快讯40
4. 上海大学孙藜教授带你回望新闻学!从李普曼到麦克卢汉
5. 那些上过胡师姐课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暑期集训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